李飞飞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,论美国教育重塑的必要性。
以下列举几个确凿的事实:
1.在2018年,谷歌与美国国防部合作的“Project Maven”项目引发了公司内部的广泛争议。据报道,李飞飞在内部邮件中警告称,该项目可能引发公众对“武器化”人工智能的担忧,因此建议在宣传中避免突出AI元素 。在员工抗议和公众压力下,谷歌最终决定不再续签该合同,(我相信此事件不止描述的这么简单。一封内部邮件,背后可能是无数次的动员、呼吁、利用学术圈人际关系甚至职权)李飞飞也于同年离开谷歌,返回斯坦福大学任教 。
她本人发表“AI不能用于战争”立场。
2.她曾在2017年帮助推动谷歌在北京设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,并在博客中强调了AI研究的全球性和开放性 。
3.李飞飞本人长期主张“以人为本的AI(Human-Centered AI)”,倡导道德、隐私、公平性等议题,在美国AI伦理政策话语中占有一席之地。她曾在中共主导的科技或交流项目中出现或发声。
她曾在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科院等地公开演讲、合作,尤其在2017年谷歌AI中国中心(北京)成立后,活动频繁;
-
她曾出席**“世界互联网大会”(乌镇大会)**,这是中国政府主导的国际宣传平台,被质疑是替中共科技政策站台;
-
在谷歌宣布与中方合作AI研究时,她是主要发言人之一,这在当时美国国内引起了巨大争议。
谷歌AI中国中心的设立,与她主导密切相关
-
她在2017年宣布谷歌AI将设立中国中心,声称“中国有优秀人才”,“希望促进全球AI交流”;
-
当时正值中美技术脱钩前夕,部分美国政界人士和媒体就此批评她**“天真或有意识地助力中共获取AI优势”**。
-
4.李飞飞从未在公开场合批判过中共的问题。
5.,李飞飞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。
显然,以上一连串的事实并不能构成足够的证据链,对李飞飞提起间谍相关的司法指控。但我相信,人们有、也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。
她在美国: 强烈反对AI用于军方项目(如Project Maven),推动员工联名抵制;
她对中国: 却没有类似呼吁,没有批评中国AI军事化、监控化的趋势,反而在多个中共平台上称赞中国AI环境“开放”、“快速发展”、“令人鼓舞”。
以“反战”的道德标杆,在民主国家拒绝与军方技术合作,声称 AI 不能用于战争,却对独裁国家的军事化应用闭口不谈,甚至称赞其技术环境“开放”“鼓舞人心”,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偏袒。
它意味着:独裁国家可以毫无约束地将技术武器化,而民主国家却要被“人道”“伦理”的枷锁所束缚。
这种“双重标准”,不仅掩盖了现实的地缘政治风险,更暴露出其背后深层的意识形态立场——以“普世价值”之名行反美之实,与“美国霸权主义叙事”的批判逻辑暗自协同。
李飞飞在谷歌内部推动抵制军方合作的行为,在我看来,已经构成某种意义上的“策反”——她利用自身地位和影响力,引导科技公司背离国家战略需求。这种行为虽然不违法,但极具危险性。
李飞飞在军方项目中成功策反谷歌员工的事件,也让我意识到,许多美国教育培养出的高等人才,有着非常危险的左倾意识。
风口浪尖中,李飞飞选择了引退,用回避来降低曝光和质疑,虽然是许多高层人士常用的策略,可无助于解决公众的怀疑。
而像李飞飞这样的人,被选为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。诚然,她的学术成果或许可圈可点,但她损害了国家安全,就是损害美国国民主体的利益,这样的人,竟然能拿到纳税人的钱!
基于以上,DOGE削减科研经费,可能被视为必要。
财政过渡之后,美国当务之急,是重塑教育,撤出或削减对私立教育的支持,重构一套以民主、民族、国家伦理为基础的国立教育。
若科学界极左化,政府有必要缩减教育投资,强化公有教育体系,培养为国家服务的人才。让极左跟资本玩吧。反正极左倾资本,就让资本全权投资,而不是以鼓励学术为由让国家承担部分成本。难道搞国家体系教育就不算鼓励学术了吗?
“美国的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同样享有政府补助,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有四座学院由联邦政府完全补助。 政府扬言缩减补助金,亦曾改变哈佛大学的招生政策。”
如今私立院校之所以强过公立,一部分就是因为两面讨好。既拿资本的钱,又赚学生的钱,还要拿教育补助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