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能强大的假象:低人权体制正在反过来压迫我们
在国际社会对中国大陆人权问题的关注中,“器官移植”常常是一个被忽视的灰色地带。近年来,中共多次在国际场合倡议要把中国打造成“全球器官移植中心”,承诺“高效率、短等待时间、价格合理”,却几乎未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。这种沉默令人不安,甚至让人怀疑:是否存在一种心照不宣的合谋?
表面沉默的背后,是全球道德共谋
民主国家似乎习惯了这种道德分裂:一边在本国高喊人权至上,另一边默许甚至暗中利用低人权体制提供的便利服务。高人权社会通过技术与资本向外溢出资源,结果被极权体制拿去打造“器官移植中心”,打造监控帝国,打造军事力量,最终反过来对抗、渗透甚至打压民主制度本身。
这不是被利用,而是主动输血。
比如在器官移植领域,一些国家明知中共的器官来源长期不透明,明知其医疗奇迹背后可能是死囚、异议人士甚至良心犯的血肉,却依然选择“技术合作”、默许“器官旅游”,甚至引用其发表的医学论文作为权威资料。表面是“专业无国界”,实则是“人权有价码”。
这背后的逻辑耐人寻味:我反对本国压迫人权,但我可以消费他国压迫带来的红利。
全球化的盲点:我们自己正在被反向渗透
更大的问题是,这种“人权套利”并非止步于医疗领域。
-
科技:西方技术通过人才交流、开放市场等路径流入中国,用于发展监控系统、人脸识别、社会评分等压迫性工具。
-
资本:国际金融系统为中共提供源源不断的融资,却对其财报不审、结构不透明视而不见。
-
言论空间:中共媒体在全球社交平台自由扩音,而本国异议人士却在墙内被封杀监控。
-
教育与研究:大量西方学术资源免费开放,却成为中共体制的“科研跳板”。
当一个压迫人权的体制能够自由获取高人权体制的所有产出,而不用承担任何制度责任,最终结果只能是——功能强大的假象背后,是价值的败退与制度的危机。
这不是共赢,而是渗透。
不是合作,而是掏空。
不是全球化,而是反向全球治理——以反民主价值反制民主。
功能强大只是暂时的泡沫
我们必须明白:所谓“低人权高效率”只是暂时的表象。
这种效率,是以牺牲言论自由、压制个体尊严、压榨无声者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“表观秩序”。
在极权体制中,“效率”从不是为了人本身,而是为了系统的自我扩张。等到这个系统壮大到足以挑战外部,它将不会感谢你给予的“开放”,而是利用你的开放,来封锁你、削弱你、干扰你。
这不只是道德问题,更是结构性威胁。
当我们在本国坚持环保,却无视污染来自哪国的供货;
当我们在本国禁止强摘,却默许病人赴中求生;
当我们在本国捍卫法治,却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让中共主导议程……
我们不是在捍卫文明,而是在养虎为患。
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合作的底线
在这个意义上,人权不应只是政治议题,更是全球合作的前提条件。任何与人权不对称体制之间的合作,都必须进行强有力的问责、透明与限制:
-
国际医学界不该再对器官来源保持“技术中立”;
-
国际资本不该继续向压迫体制输血而不承担伦理责任;
-
民主国家更不能以“互不干涉”为由,放任极权体制做大做强。
你可以合作,但不能无条件。
你可以开放,但不能无下限。
你可以有策略,但不能失去原则。
结语:制度的防线,是我们最后的防线
如果我们继续对这种结构性掠夺视而不见,那么终有一天,当你需要人权庇护时,你会发现,那扇门已经被你自己一片片拆掉了。
我们必须在今天说出这样一句话:
“我不接受任何以人权为代价的效率与合作,更不接受任何反人权体制用我的资源来建设他们的压迫机器。”
否则我们不是站在文明的一边,而是在帮它挖坟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