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性并不正义:反思和平主义的陷阱

 在当代世界秩序崩解与极权扩张的背景下,人们仍执迷于“理性终将战胜野蛮”的幻觉。和平主义者一再宣称,随着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,人类将走向共识、避免战争、摒弃压迫。然而事实是,最冷酷的暴政,往往正是以理性为名、以效率为纲建立起来的。

“和平不是免费的”——这句刻在美国韩战纪念碑上的话,提醒世人:自由与和平从不是理性自然演化的产物,而是无数人以牺牲与抗争换来的成果。和平不是一个自然状态,而是一种持续被守护的政治结果。

我们必须警惕那种脱离历史、抽象空洞的“技术理性神话”。诸如“200年后不再有战争”这类预言,并非真正理性,而是对现实政治复杂性的逃避。独裁者正是高度理性地运作着他们的机器——筛选信息、镇压反对、优化维稳、扩大影响力。他们的逻辑非常清晰:维护统治、扩张利益、消灭异议。他人的痛苦和牺牲,在他们的方程式中毫无权重。

这就是极权的“工具理性”:不讲道德、不问正义,只问手段是否奏效。从斯大林到普京,从毛泽东到习近平,他们并非疯子,而是冷静地将理性用于权力巩固的算计者。他们的政权也并非“非理性失控”,而是高效地按着利益逻辑持续运作。

更关键的是,极权体制并非止步于国内控制,而是天然具有扩张冲动。为什么?一句话:因为这种体制本质上是压迫性的,它不是靠做大蛋糕来赢得支持,而是靠垄断蛋糕来维持统治
它不能依赖自由经济和法治激发社会活力,只能靠资源掠夺与权力转移来延续自身的统治逻辑。当内部资源逐渐耗尽,社会矛盾日益激烈,极权国家会本能地把眼光投向外部,以战争与扩张转移危机、制造敌人、统一舆论、重塑“正当性”。

这正是极权体制的宿命性:对内压迫无法长期维稳,对外扩张成为延命工具。它不可能容忍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作为镜子,因此也不会长期维持所谓“和平共处”。和平与共荣不是它的逻辑,控制与掠夺才是它的本能。

反观民主国家内部,那些“消极和平主义”者,长期脱离现实语境,沉浸在远离冲突的幻想中,以道德高地为由反对反制,以“避免战争”为借口否定正义的自卫。他们压制民主阵营的战略准备,却放任极权一步步蚕食全球的言论场、安全边界与制度空间。

这种“量产型和平主义”本质上不是善良,而是逃避,是将一切正义斗争扁平化为“冲突即不义”的稚童哲学。他们扛着和平的大旗,却无力捍卫自由,甚至为极权遮风挡雨。这种价值混乱,才是真正对世界和平的伤害。

我们必须重新定义“理性”:它不是简单的逻辑推演,不是工具效率的代名词,更不是逃避现实的外衣。真正有意义的理性,是以道德为锚、以正义为向、以自由为终点的思维能力。

在这个极权系统正以理性逻辑稳步压制人类自由的时代,空洞的和平主义已不再是理性的象征,而是历史的负担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“3600元育儿补贴”:习近平统治下的又一场宣传骗局

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的三姓家奴:国民党

索多玛爱情故事